Menu

欣赏消费的奇妙之旅 | 江苏吴中:立足医药谋变、医美破局在即(2023年2月9日)
[ 浏览点击:959] [ 发布时间:2023-02-15 ] 字体:[ ] [ 返回 ]

江苏吴中发展二十余年,持续以医药为主线探寻新成长路径。当前医美团队建设、管线布局已搭建完成蓄势待发,业绩兑现后医美逻辑将进一步强化,迎来双击窗口期。本文将围绕其重点医美布局阐述当前核心逻辑,主要结构如下:


一、廿余载医药谋变、医美成破局之道
公司2020年以来形成以医药为主、医美重点培育、投资板块赋能的业务布局:医药主业研产销产业链全覆盖;医美板块通过自研+并购已在童颜针、胶原、玻尿酸、溶脂针注射管线布局。
二、医美:团队蓄势以待发,再生先行
①增量在即:代理童颜针预期23H2上市。
长期布局:外引前瞻重组胶原技术&Humedix,新品预计25年后上市。
三、医药:研产销全产业链,拓展CDMO
公司已建成涵盖基因药物、化学药物与现代中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稳步推进创新药研发。
四:投资建议:增持
公司医药业务有望迎疫后复苏、长期企稳;医美业务未来贡献核心增量,其中即将获批的爱塑美预测期内预计贡献约90%医美收入,长期看玻尿酸-胶原-溶脂针持续接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爱塑美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引用第三方数据可信度及滞后风险





报告正文


1

廿余载深耕医药,医美成破局之道

1.1 发展历程:坚定医药主线,医美注射管线全布局
2020年正式开启医美之路。江苏吴中成立于1994年,1996年成立中凯生物制药厂迈入医药领域,二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深耕医药行业,先后历经医药+纺服+贵金属加工(1994-2009)、医药+地产+贵金属加工(2010-2016)、医药+化工+地产(2016-2020)等多重业务转型,2020年以来形成以“医药+医美”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围绕医药大健康产业布局,目前形成以医药板块为主、医美板块重点培育新产品、投资板块赋能的业务布局。
医药板块研产销产业链全覆盖。拥有集研-产-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类等领域,拥有多个国内独家产品。
医美板块四大类注射管线全布局。2020年提出把医疗美容作为新兴大健康子行业重点培育,以期与现有医药产业形成协同和互补,并初步搭建医美运营平台,于2021正式开启医美领域布局,目前已成功合作引进童颜针、玻尿酸、胶原蛋白等国际医美产品或技术。
投资板块外延扩张矩阵边界。以2018年投资成立的江苏吴中医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核心,围绕医药+医美的产业格局,推动并购整合、外延扩张,拓展产品矩阵。

1.2 组织架构:医药背景深厚,激励绑定长期利益
公司控股股东为苏州吴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7.24%,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现任总裁、副董事长钱群英,间接持股9.25%。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具有丰富的医药研发、投资并购经验,并且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绑定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利益。2022年2月向包含核心技术人员及核心业务人员等的110人授予限制性股票共412.4万股,建立起健全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1.3 业绩表现:调整后医药为核心
公司原有房地产、化工、贵金属加工等逐渐剥离,仅保留医药及贸易业务并拓展医美业务,其中医药业务为公司核心,近年营收占比超七成。
收入端:历经调整,疫情扰动。2018年响水恒利达化工园区环保整治停产引起营收大幅下滑,2019年医药业务收入带动收增长,2020-2022年医药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经历低潮期,营业收入小幅下降,2022Q1-3营业收入13.08亿元(-5.96%)。
利润端:因业务调整及疫情影响波动较大。2018年和2020年由于响水恒利达停产及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叠加2020年疫情影响医药业务销售,净利润出现亏损;2019年和2021年因基数、业绩补偿和投资收益等原因有所改善,扭亏为盈,2022Q1-3受基数+疫情+前置费用投入等影响归母净利润-0.468亿元(-195%),净利率-3.51%。


2


医美板块:
团队蓄势以待发,再生先行
2.1 设立吴中美学,外引尖端人才搭建核心团队
医美业务发展历程:2020年以来形成以“医药+医美”为核心的发展战略→2021.04成立医美事业部→2021.07战略控股成都尚礼汇美生物科技(HARA独家代理)→2021.10设立江苏吴中美学生物科技→2021.12战略控股达透医疗器械(深圳)(AestheFill独家代理)→2022.01设立吴中美学(香港),执行医美战略海外布局医美团队构建。
顶尖医美专家林睿禹坐镇,外引资深人才搭建核心团队。公司当前核心医美团队已基本搭建完成,原Regen Biotech医疗总顾问林睿禹担任首席医学教育官,常务副总经理李艳章曾任华东医药医美事业部总经理,BD总监曾任欣可丽高级业务发展经理,技术顾问同样医美背景深厚。
产品矩阵:四大类注射管线全布局
公司切入医美领域后,拟通过“取得代理权迅速切入市场→技术引入培育自研能力→完全自研建立自有技术平台及核心壁垒”三步纵深战略布局,目前拟在医疗器械布局童颜针、玻尿酸、胶原蛋白,药品布局溶脂针,此外还有辅助类产品比如含乳膏、麻膏等产品。

2.2 童颜针:顶尖海外产品加持,预期2023H2落地销售
国内再生市场起步晚、占比低,但市场潜力巨大。境外市场童颜针产品已合法使用多年,主要成分聚左旋乳酸是获得美国FDA认证安全的材料,当前主流童颜针包括法国Sulptra(塑然雅)、 韩国AestheFill(爱塑美)、美国DermaVeil(得美颜),但均未在国内获批。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内地再生市场起步较晚,获批产品数少。据沙利文,2021年国内基于聚乳酸的皮肤填充剂产品市场规模约1.1亿元,预期2030年有望达到37.6亿元,预计未来9年CAGR48%,市场潜力巨大。

注射医美市场迈入“再生时代”,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容。2021年以前,中国合规再生类注射医美市场处于空白。2021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批准了三款基于聚乳酸等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皮肤填充剂,分别为Ellansé伊妍仕(华东医药)、Löviselle艾维岚(长春圣博玛)、濡白天使(爱美客),同时还有多款产品在中国积极开展临床试验,预计在未来几年陆续上市。

公司第三代童颜针蓄势待发。2021年12月,吴中美学通过增资+股权转让的方式,取得达透医疗51%的股权,取得韩国公司 RegenBiotech,Inc 聚双旋乳酸产品 AestheFill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12月27日于海南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顺利完成全国首例注射,预计2023H2取证上市。
产品端优势:
①海外高认知,台湾上市一年半市占率接近龙头。AestheFill(爱塑美)童颜针最早于2014年在韩国获批上市,经历10次临床实验和3次动物实验,目前已获得欧盟CE认证,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不断创下销售佳绩。AestheFill在台湾市场引进后,很快形成较高市占率,一年半左右就与耕耘市场长达10年的龙头Sculptra 并驾齐驱。
②产品多重认证,双旋结构更优化,安全性更高。产品核心成分为聚双旋乳酸PDLLA,能够温和刺激皮肤再生胶原蛋白,可被人体完全吸收、代谢,副作用极少,在46个国家有FDA认可,效果和安全性均有验证。且注射时不易堵塞针头,施打顺滑;术后也无需按摩,不易产生结节,安全性更高。


③搭配专利多孔性微球体结构,诱导胶原增生更自然长效。多孔性微球体结构让胶原蛋白有更多生长空间,初期提供肌肤的再生支架,内部空心多孔结构吸引纤维母细胞并诱导促进皮肤第一型胶原蛋白自然增生。PDLLA搭配专利多孔性微球体使得术后肌肤更柔软自然,可兼顾短期与长期效果,使肌肤渐进式年轻化,效果可长效维持18至24个月。
④注射浓度可调配,速溶技术更高效安全。爱塑美产品可经由医师的判断,调整溶解浓度,配合个人改善需求,客制专属的治疗方案;百变浓度,也可搭配各种部位施打。相较传统童颜针产品,爱塑美产品溶解更均匀、速度更快;现场拆封溶解,安全性更高。

2.3 重组胶原:外引突破性技术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重组胶原风起,行业迎千亿空间。参考沙利文,重组胶原2021年规模合计108亿,预计2027年规模达1083亿,未来5年CAGR42%。其中功效护肤2021年46亿,未来5年CAGR55%;医用敷料2021年48亿,未来5年CAGR29%;肌肤焕活2021年4亿(22年26亿),未来5年CAGR37%。

当前多家入局,共促“做大蛋糕”。胶原因技术难度(仍处行业技术进阶期)、成本定价(量产未及透明质酸导致高成本高定价)、监管(批文更少)等原因格局相比玻尿酸更优。随着第一款重组胶原针剂的获批和行业标准的设立,多家医美、护肤、原料公司纷纷入局,开拓重组胶原原料生产并积极规划下游应用。

中凯生物重组蛋白经验深厚,2022年迎持续突破。中凯生物成立胶原蛋白研究团队及专业实验室→2022.04与苏州纳米微电子达成战略合作→2022.07与浙江大学杭州科创中心合作建立吴中美学重组胶原蛋白联合实验室→ 2022.08敷料品牌婴芙源面世→2022.10从美国引进具有三螺旋三聚体结构的重组Ⅲ型人胶原蛋白生物合成技术。
外引前瞻技术具备完整三螺旋三聚体,产业化突破有望实现弯道超车。G公司为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的新药研发公司,从事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已超过5年,掌握全球领先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合成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成功表达了具有天然全长的Ⅲ型胶原蛋白序列,在完整的天然序列基础上形成了正确的三螺旋和三聚体结构。当前该技术具备一定的成熟度,较纯产物的分子量在400kd左右,99%情况下具备完整的三螺旋三聚体结构。三螺旋构象是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的基础,前期基础研究显示其研究样品具有低抗原活性、低刺激性和低细胞毒性的特点,安全性较高。

自研重组胶原平台有望承接引进前沿技术,预计2023年临床2026-2027年上市。中凯生物制药厂具20余年重组蛋白药物生产经验,获得“重组蛋白提取纯化新工艺”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并且成立了胶原蛋白研究团队及专业实验室,未来将承接从美国引进的重组胶原合成技术,该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将在工艺优化后形成产业化重组胶原材料,用于开发支撑塑形功能的胶原填充剂,预计2023年实现原料端工艺打通并启动临床,预计2026-2027年实现产品上市。

公司胶原蛋白当前主要以婴芙源二类敷料产品率先布局渠道,以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为核心成分,主打修复和抗衰功能,在靶向修复受损细胞、改善干纹细纹和调理肤质等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目前推出修复敷料 X 型及M型,两者定位互补,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2.4 透明质酸:代理Humedix 新品HARA预计2025年上市
透明质酸填充剂长期市场达441亿。据沙利文,中国透明质酸填充剂市场2021年64亿元,历史4年CAGR为19.7%,预计于2026年达196亿元,2021-2026年CAGR为25.0%,2030年将达441亿元,2026- 2030年CAGR为22.5%。Humedix旗下艾莉薇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

技术升级:Humedix专有的HDRM和HiVE双相交联技术。HDRM(高密度网状结构)技术结合高交联率,将高分子透明质酸钠转化成高分子、高密度的网状结构,可以维持均衡的稳定性,延长塑形效果的维持时间;HiVE技术是Humedix公司的最新交联技术,HARA产品是该技术的首次应用,可令化学交联剂最少化,物理交联最大化,产品生物相容性较好。
效果更佳:黏度和弹性出色、持久性更佳,颗粒细腻、舒适性更佳。作为Humedix玻尿酸主打系列艾莉薇的迭代产品,HARA剪切黏度和黏着力更高,可弥补单相交联的缺点,塑形能力媲美固态假体,视觉维持时间长;在低交联剂使用的情况下实现极佳性能,同时产品粒径细腻且加入利卡多因,减少注射带来的不适感。
延续高端定位,最大化“量价俱优”优势。HARA将延续高端玻尿酸产品定位,技术革新打造差异化优势:颗粒更细腻舒适性更佳、高粘度形状稳定性更佳、降解周期长持久性更佳等;同时最大化在高端产品中“量价具优”的优势,定位轻奢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

2.5 其他管线:溶脂针稳步推进
溶脂针已打通原料药工艺,当前进度稳步推进,预计2024年拿到临床批件,有望于2027-2028年取证上市。
溶脂针预计合规市场2023年突破,未来CAGR60%+。中国当前未有合规溶脂针,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1.3亿元,预计以60%+的CAGR增至2030年的39亿元。

3


医药板块:
研产销全产业链,拓展CDMO
吴中医药研产销产业链完善,产线丰富。吴中医药已建成涵盖基因药物、化学药物与现代中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主要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类”等领域。目前公司重点聚焦高端仿制药、首仿药、专科用药,稳步推进创新药研发,大力推进注射剂、片剂等品种的一致性评价。

研发端:
强大专家团队&内外双修研发体系保障公司创新动能。核心研发团队由专家团队、创新研发团队、基层研发人员构成,其中合作专家包含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3位高水平院校院长;科学顾问为全球医疗保健龙头与学界的著名专家;校企合作包含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7个高水平院校,强化产学研用闭环发展。同时公司采取内外双修研发模式,集约高效,保障江苏吴中研发动能。

口腔、医美、眼科研发投入加大。2022H1抗病毒、心血管项目研发投入占比最大,分别为25%、19%,消化系统项目占比快速下滑至0,近两年新增口腔用药、医美项目及眼科用药的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1%、11%及6%,研发紧跟公司策略以及市场趋势变化,不断开辟新领域。

生产端:
管线全面,多款独家品种份额居前列。苏州制药厂主要以生产现代中药和化学药为主,原料药厂以生产化学原料药为主,中凯生物制药厂主要生产生物制品。公司获得290+药品批文、拥有170+药品品种、在产品种40+,省高新技术产品12种;包含硬胶囊剂、颗粒剂、片剂等多种剂型;逐步形成以“抗感染类/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类”为核心的产品群,在骨科、免疫调节、眼科、心脑血管等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居国内前列。在多领域中有多款独家品种。

产品线持续拓宽,骨骼肌松弛、眼科、解热镇痛药收入占比提升。2021年从其他业务中剥离的骨骼肌松弛药业务、眼科用药业务与解热镇痛药收入占比增加,骨骼肌松弛药业务一跃成为收入贡献最大业务,抗感染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收入占比下滑,同时因纳入集采和医保目录等影响毛利率有所下滑。


渠道端多重销售模式覆盖7000+终端。公司拥有自营终端、配送、招商、OTC、电商等多种销售模式,销售渠道涵盖全国各区域内的代理商、医疗机构和零售店等,总部成立医药集团销售中心,另组建江苏吴中医药销售、江西吴中医药营销两家专业医药销售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多个销售中心,为全国7000多家等级医院、代理商、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供应药品销售团队超过1000人。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营销管理扁平化,加大营销人员激励,向医药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变。
业务升级:从CMO迈向CDMO。2017-2021年,CDMO行业规模由29亿元上升至159亿元,历史5年CAGR为40.5%,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公司规划发展化学制剂和生物医药的一站式CDMO合作业务,联合苏州政府形成园中园孵化/投资参股-CDMO业务收入-商业化代理/MAH-股权投资回报的完整闭环,建设CDMO业务平台,向“研发+生产+商业化推广”的全产业链服务转变。
2022年1月子公司吴中医药与苏州吴中经开区招商局签署《用地项目投资协议书》,将以自有资金17.28亿元投资建设江苏吴中医药集团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项目集现代化药物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和商业规模化生产于一体,也可以承接多剂型多品种的CDMO业务,全部项目建设内容在五年内建设完成。



4

盈利估值:增持评级

收入端:(1)医美:预计爱塑美2023年H2上市,参考同业估算出厂单价约5000元,2023当年预测出货约1万支,对应收入约5000万;2024年完整年度参考同业预计出货量7万支,则对应收入3.5亿元。因此预计2022-2024年医美收入0.1/0.6/4亿元(其他医美收入主要依靠婴芙源敷料等业务)。(2)医药:2022年整体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从Q3来看环比改善趋势显著,预计2023年后将恢复增长。拆分核心产品来看,抗感染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因纳入集采或医保毛利率承压,同时占比下滑,未来骨骼肌松弛、眼科、解热镇痛药等重磅产品预计继续放量,叠加CDMO转型贡献增量,未来增速有望企稳。
盈利端:预测毛利率将随医美放量而显著提升,2022-2024年为31.5%、34.4%、42.7%;预计整体费用率维持稳定研发投入有所加大;净利率2022年因公司资产处置高基数等影响下降,2023年疫后有望快速复苏,2024年随医美业务跃升。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0.84、0.40、1.23亿元,同比-467%、147%、213%。
估值端:公司当前市值57亿,对应2024年PE47X,考虑到公司医美团队产品储备完善、23-25年陆续获批爆发潜力强,叠加医药疫后复苏,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获批上市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美领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爱塑美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引用第三方数据可信度风险;依据数据信息滞后风险。


  相关链接(请点击)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备案号:苏ICP备11041999号-1 版权所有:2015 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苏)-非经营性-2024-0033